余氯总氯检测仪的仪器原理介绍
时间:2024-11-25 14:03:18   访客:105

余氯总氯检测仪是用于监测水中游离氯、化合氯或总氯浓度的设备,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种方法:

余氯总氯检测仪

一、电极法

电化学原理

通过测量氯离子与电极之间的电位差或电流来检测氯含量。

常用的电极包括银/氯化银电极、铂电极、金电极以及铜电极等。

当水样中的氯离子与电极接触时,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,导致电极电位或电流的变化。这种变化与水样中的氯浓度成正比,因此可以用来测量氯的含量。

覆膜电极法

覆膜电极由阴阳两电极、电解液和覆膜组成。

覆膜的材料为聚四氯乙烯憎水型,水无法通过覆膜渗透到电解液内,但次氯酸却可以。

次氯酸渗透进电极内部,在电极之间形成极化电流,该电流与被测水样中的次氯酸形成一定的比例测量关系,从而间接测量水样的余氯。

裸电极法

裸电极法余氯仪是一种敞开式电流法的余氯仪,也是基于原电池原理。

余氯仪电极探头由阴阳两电极组成,阴电极为金电极(镀金),是测量电极;阳电极为铜电极,是反电极。

测量水样余氯时,余氯仪两电极之间产生电流,电流与被测水样中的余氯形成一定的比例测量关系,从而测量被测水样的余氯。

二、光电化学法(比色法)

试剂反应

使用特定的显色剂(如N,N-二乙基对苯二胺,DPD)与水样中的氯反应。

当水样中的氯与DPD试剂反应时,会生成一种粉红色的化合物。

光度测量

使用光电传感器测量生成化合物的吸光度。

吸光度与氯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。

通过预先标定的标准曲线,可以将测得的吸光度转换为氯的浓度。

三、其他注意事项

校准与维护

无论是电极法还是光电化学法,余氯总氯检测仪都需要定期进行校准,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。

电极或比色皿等部件也需要定期清洁,以避免沉积物影响测量结果。

环境因素

温度、pH值等环境因素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。

因此,在使用余氯总氯检测仪时,需要控制这些变量,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。

余氯总氯检测仪的仪器原理主要基于电化学法或光电化学法(比色法)。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,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。


返回 

© Copyright 2022 迈德施科技 版权所有

首页

关于迈德施

产品中心

新闻动态

联系我们
 
 
Baidu
map